<p id="43nw3"><strong id="43nw3"><small id="43nw3"></small></strong></p>
  1. <acronym id="43nw3"></acronym>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雜志 > 2022年 > 2022年12期 > 智庫/觀點 > 洞見

    長三角科創板上市公司排行

      作者:虞 坷 陸泓浩 金城可  編輯:鮑陽  來源:決策網時間:2022-12-02
    安徽與浙江和江蘇相比,科創板企業整體處于發展中狀態,盈利能力偏弱。

    目前,科創板已經成為我國硬科技企業上市融資的首選之地。分析對比長三角科創板上市公司情況,可以揭示各地推動企業在科創板上市以及已上市公司發展存在的問題。

    江蘇數量領先,上海市值最大

    截至2022年5月13日,長三角地區共有科創板上市公司197家,占全國科創板上市公司數量的46.90%,是中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

    其中,三省一市的科創板上市公司數量均躋身全國前十。江蘇有82家科創板上市公司,居全國第1;上海有64家,居全國第3;浙江有36家,居全國第5;安徽有15家,居全國第7。

    從新增數量來看,江蘇近兩年新增數量最多,分別為30家和29家;上海其次,分別為24家和22家。安徽在2019年和2022年未有公司在科創板上市。

    從平均市值來看,上海平均市值最大,安徽最小,浙江和江蘇規模相差不大。2022年前5個月,各省市上市公司平均市值均有不同程度縮水。

    其中,安徽科創板上市公司多數小于50億元,規模較小。浙江和江蘇也大多集中在50億元以下,其中江蘇上市公司天合光能市值達1210.81億元,浙江和安徽沒有規模超千億市值的上市企業。上海多數在100億至500億元之間,市值最大為中芯國際達到3353.17億元。

    從平均營收來看,浙江和上海近三年增長相對較多,江蘇在2020年有較大增長,安徽近兩年變化不大。其中,上海中芯國際和電氣風電近三年營收增量分別為136.13億元和138.38億元,江蘇天合光能增量達211.59億元。

    從平均凈利潤來看,浙江與安徽分別達到18.29%和10.79%,而上海與江蘇則分別為-59.57%、-74.36%,系因上海與江蘇的科創企業數量較多,且企業規模與其余兩省市相比較大而導致差異顯著。

    從凈資產收益而言,浙江平均達到16.36%,江蘇、安徽和上海分別為12.04%、8.99%和8.83%。安徽與浙江和江蘇相比,科創板企業整體處于發展中狀態,盈利能力偏弱。

    上海生物產業優勢明顯,

    皖浙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領先

    長三角科創板上市企業共涉及13個一級行業,其中電子、醫藥生物和機械設備行業的企業占65%,略高于全國;電力設備、計算機、基礎化工、環保行業為第二梯隊,約占30%;國防軍工、汽車、通信、鋼鐵和農林牧漁行業的上市公司數量皆低于5家,其中唯一一家有色金屬企業大地熊來安徽,唯一鋼鐵企業廣大特材來自江蘇,唯一農林牧漁企業申聯生物來自上海。

    分省市來看,江蘇和上海電子和醫藥生物行業科創板上市企業皆為20家左右,展現出極具規模的集聚優勢;計算機行業浙、蘇、滬分別有7家、6家、4家科創板上市企業。

    然而,在電子、醫藥生物、計算機這三個較有代表性的行業,安徽尚未有企業上市。在機械設備領域,安徽分別有4家科創板上市公司,蘇、浙分別有19家和12家,數量遠超安徽。

    安徽共有15家科創板上市公司,分布于機械設備、基礎化工、電力設備、環保等8個一級行業,其中13家來自合肥市,剩余2家分別來自蚌埠市和蕪湖市。

    戰略新興產業對經濟社會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從長三角科創板上市公司產業覆蓋來看,安徽涉及6個產業,與江蘇相當,略低于浙江;上海涉及產業最廣,覆蓋8個產業;各省市均未涉及數字創意產業。

    其中,安徽科創板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和新材料產業,占比分別達40%和20%;上海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和生物產業,占比為40.63%和31.25%;浙江主要集中在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占比為36.11%和33.33%;江蘇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和生物產業。

    分產業看,上??苿摪迳鲜泄驹谏锂a業相比其他三省優勢較為明顯,占比達40.63%。安徽和浙江在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領先上海和江蘇,占比分別為40%和36.11%。安徽科在生物產業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領域,占比僅為6.67%和13.33%。

    上海創新投入最大,皖蘇創新產出表現亮眼

    從創新投入情況看,上??苿摪迳鲜衅髽I平均研發支出和平均研發強度,在長三角地區處于領先地位;安徽相對規模較小,平均研發支出和平均研發強度較低。

    2021年,上??苿摪迳鲜泄狙邪l支出總計196.48億元,江蘇110.54億元,浙江53.39億元,安徽12.14億元。

    從平均研發強度看,安徽科創版上市公司平均研發強度為12.23%,強度低于上海和江蘇但高于浙江;浙江平均研發強度最低,上海最高,江蘇其次。這表明上??苿摪迳鲜衅髽I研發力度較大,安徽仍需加大研發力度。

    從排名來看,上海擁有大批較高研發支出和研發強度的科創板上市公司。在2021年長三角科創板上市公司研發支出強度排行榜前20位中,上海有10家,浙江有5家,江蘇有4家,安徽有1家,國盾量子以50.81%研發強度排在第6位。

    在2021年科創板上市公司研發支出排行榜前20位中,上海有11家,其中中芯國際研發支出高達41.21億元;江蘇有6家,浙江有3家,安徽無科創板上市公司上榜。

    安徽和江蘇科創板上市公司創新產出表現較為亮眼,在長三角地區處于領先地位。2021年安徽科創板上市公司累計新增專利數達1183件,平均申請專利數84.5件,低于江蘇,高于上海;平均員工每百人申請專利數為9.31件,在長三角地區居首位。

    江蘇科創板上市公司平均申請專利數量遠高于其他省市,在長三角地區處于絕對領先地位,平均員工每百人申請專利數略低于安徽。上??苿摪迳鲜泄酒骄暾垖@麛盗亢推骄鶈T工每百人申請專利數較少,分別為71.66件和8.16件。浙江創新產出表現平平。

    在2021年長三角科創板上市公司專利申請數排行榜中,浙江天能股份專利申請數最多,達794件;江蘇上榜企業最多,有10家,浙江4家,上海5家;安徽僅1家上榜,巨一科技排在第16位。

    在2021年長三角科創板上市公司員工每百人專利申請數排行榜中,江蘇東微半導以73.33件位居榜首。江蘇上榜最多,為8家,上海7家,浙江3家。安徽2家上榜,元琛科技和科威爾分別位居第8和第15。

    (作者單位:國元證券研究所)

    0
    最新期刊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