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春節后上班第一天,安徽省委聚焦“一改兩為五做到”進行部署,釋放出以從嚴從實作風辦好民生實事,以一流營商環境服務企業發展的鮮明信號。
淮北市相山區工商聯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服務“兩個健康”的重要抓手,以“相商共議美好未來、推動相山商人高質量發展”兩層含義,推出“相商未來”系列活動,打造出親商安商的全優環境。
合伙人思維
黨建引領,推行“相商紅色合伙人”計劃。堅持黨建引領商會、民營經濟發展的總思路,在基層商會組建功能型黨組織,將商會的黨建抓深抓實抓出成效。同時,進一步擴大會員企業的黨組織覆蓋率,聯合組織部門、基層黨(工)委開展兩新組織標準化建設。發起“相商紅色合伙人”倡議,以“合伙”模式加強政府與商會、企業之間的聯系,推進商會參與全區經濟社會發展,通過挖掘民營經濟體在經濟建設、雙招雙引、鄉村振興中的資源,積極構建“商會+民營企業”的網格化組織體系。
企聲直達,開展“相商開門接待日”工作。工商聯班子每周不少于半天進行企業走訪,常態化收集企業反映的問題訴求,整理成臺賬報送區委、政府主要領導及區營商環境辦公室,開設相山區企業家開門接待日。區四大班子領導親自接待,傾聽企業家對全區經濟發展和營商環境的意見和建議。做到能解決的問題現場解決,復雜的問題成立專班,由區委督查考核辦會同工商聯一事一案綜合處理。今年以來共組織企業家接待日活動9次,收集企業反饋問題105個,接待企業家66人次。同時,堅持小問題、急問題不等待原則,運用線上平臺手段,開發“相商未來”微信小程序,保障企業聲音直通主要領導,打破問題中阻梗,讓企業切實感受到區委、區政府“雪中送炭”的溫暖,“雨中打傘”的貼心。
頭腦風暴,組織 “相商城市會客廳”活動。以產業鏈條為單位,堅持做強產業鏈、做優創新鏈、厚植資本鏈、提升人才鏈的原則,采取沙龍的形式,邀請主題領域的專家學者授課、討論,開設論壇。同時,積極對接省內外相關商會行業協會,探索性地開展異地會商活動,了解深耕的產業目前國內的發展大勢,和先進地區的企業家加強交流,進行頭腦風暴,更好地推動重點產業集群和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共謀共享,舉辦“相商大咖下午茶”聚會。工商聯作為服務民營企業“兩個健康”發展的團體組織,將持續搭建政企、企企之間的溝通平臺。每月舉辦“相商大咖下午茶”聚會,為會員企業發展提供展示平臺,在輕松的氛圍里加強交流、提升情感。同時,將該聚會打造成信息交流的平臺,和企業家溝通近期區委、區政府的中心工作,在促進相山發展中彰顯民營經濟人士的擔當作為。在活動的開展中,區政府及時捕捉招商訊息,快速外出考察談判,僅7月簽約落地光電顯示項目2個,重點跟蹤電子信息產業項目4個。
開設永不落幕講堂的“相商同心大講堂”。按照企業發展及企業家自身能力、工作、生活需求,結合線下云上的模式,精心設計課程內容。全年計劃組織異地集中培訓一次,每季度組織一次線下講座。
政企互動新格局
形成“上下聯動”的政務環境,開創政企互動的新格局。優化營商環境的基礎不斷夯實。以營商辦和工商聯為主導,成立專班、以雙組長制的模式強力推動。同時,擴大了圈層,三種新型功能型黨組織(特色民營商圈示范黨組織、基層商會示范黨組織、特色會長企業示范黨組織)有效覆蓋,堅持以效能為導向,黨組織的作用進一步凸顯?!罢?商(協)會+民營企業”上下一體的新型合作模式的構建,實現政府服務意識更強。
形成“雙線發力”的服務保障,做實助企抒困的新解法。通過線下開門接待,靶向解決三個問題層次。通過線上數據賦能,開辟同名 “相商未來”小程序,創新打造“收集-分級辦理-督查問效-回訪”的閉環機制,實現365天24小時不打烊的問題收集辦理機制,實現政務服務質效更優。
形成“三大模塊”的交流平臺,搭建了互聯互通的新渠道。搭建把脈平臺。針對企業發展規劃,“相商城市會客廳”活動邀請主題領域的專家學者,量身定制扶持措施及轉型升級方案,助力企業提檔升級高質量發展。搭建供需平臺。針對專項領域業務咨詢,舉辦“相商大咖下午茶”聚會,通過邀請銀企、金融、稅務、法務領域代表,為企業提供面對面的貸款、稅收新政、法律知識等服務,現場辦實現貸款、糾紛辦理省心舒心。搭建培訓平臺。針對企業能力提升及人才培養,“相商同心大講堂”培訓班的開辦。全面培養企業家的創新發展能力、決策管理能力、資本運作能力、市場開拓能力和核心競爭能力。實現政府營商環境更好。
創優“四最”營商環境
相山區工商聯“相商未來”品牌建設,對創優“四最”營商環境、服務“兩個健康”,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黨建引領是關鍵。統戰性、經濟性、民間性是工商聯的基本性質。凝聚民營經濟思想共識、政治認同、情感共鳴是工商聯工作的首位。
第二,企業主角是核心。抓手做大做強做優民營企業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在和企業交流的過程中要鼓勵企業深耕主業、堅守實業,實實在在幫助企業解決問題,對于企業提出的合法、合規、合情的困難和訴求要不推、不扯、不等的去辦。同時,也要明確市場經營的主體是企業自身,企業要努力提高質量、降低成本、提升綜合競爭力。政府在制定惠企政策時多聽取企業的意見、簡化兌現流程,激發改革活力,幫助企業對接高校構建科研平臺,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聯合體。
第三,資源配優是抓手。工商聯要敢于、善于為民營企業站臺、代言,做好黨、政府和民營企業的橋梁紐帶。發揮好“相商未來”線上線下兩個平臺的作用,突出部門聯動、成立專班研究惠企政策,精準化為企業進行推薦,建立銀行金融助企庫、高??蒲袕娖髱?、法律援助護企庫,在工商聯的保駕護航下風雨無阻的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第四,激活商會是動力。商協會在加強政企溝通聯絡、推進“雙招雙引”、搭建行業發展平臺、促進跨區域開放合作等方面有著積極的作用,對于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活躍有著政府職能部門不能比擬的優勢,工商聯對待商會要做到有效引導而不領導,方向把握、主動賦權,厚植商協會助力經濟社會發展的沃土。
(作者:中共淮北市相山區委統戰部 宋雨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