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d="43nw3"><strong id="43nw3"><small id="43nw3"></small></strong></p>
  1. <acronym id="43nw3"></acronym>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智庫 > 創新樣本

    “鏈長”是個什么長?

      作者:本刊記者 姚成二 王碧琦  編輯:紀海濤  來源:決策網時間:2020-06-01
    江西刮起一場鏈長制勁風。

    712205878143746073.jpg

    一場“鏈長制”熱潮正在江西全省上演。

    最近,包括南昌、贛州兩市市委書記在內的江西省級領導們,又多了一個新身份:產業鏈鏈長。江西省委副書記、贛州市委書記李炳軍的新身份是:現代家具產業鏈鏈長;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書記吳曉軍的新身份是:虛擬現實產業鏈鏈長。

    這一新變化源于江西發布的一項新政策。為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不利影響,穩定產業鏈供應鏈,不斷提升江西產業發展水平和競爭力。4月26日,江西省政府通過了《關于實施產業鏈鏈長制的工作方案》,迅速在全省刮起了一場鏈長制勁風。

    省級領導為何兼任產業鏈鏈長?鏈長制又是一項怎樣的制度創新?

    第一個“吃螃蟹”

    實際上,省級領導兼任產業鏈鏈長,江西并非第一個“吃螃蟹”。此前已有多個省份制定類似制度。

    2019年11月,廣西發布《廣西重點產業集群及產業鏈群鏈長工作機制實施方案》。文件要求,總群鏈長負責組織領導推動重點產業集群及產業鏈發展工作,由自治區分管領導擔任;副總群鏈長協助總群鏈長工作,由自治區人民政府副秘書長、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擔任;重點產業集群和產業鏈布局所在地的市、縣設立相應的群長、鏈長。群鏈長會議原則上每半年召開一次,研究推進重點產業集群及產業鏈發展工作,協調解決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重大事項,研究制定相關政策措施。

    2019年8月,浙江為推動區域塊狀特色產業做大做強,并考慮到復雜國際經貿形勢對國內產業鏈的沖擊,浙江鏈長制應運而生。

    浙江省商務廳發布了《浙江省商務廳關于開展開發區產業鏈鏈長制試點進一步推進開發區創新提升工作的意見》,要求各開發區確定一條特色明顯、有較強國際競爭力、配套體系較為完善的產業鏈作為試點,鏈長則建議由該開發區所在市(縣、區)的主要領導擔任。

    更早之前的2018年7月,湖南印發《省委、省政府領導同志聯系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分工方案》。其中,湖南省委書記杜家毫聯系的是自主可控計算機及信息安全產業鏈,湖南省省長許達哲聯系航空航天(含北斗)等產業鏈。

    梳理來看,浙江省商務廳第一次首創了鏈長制,并從頂層設計和工作制度上加以明確并實施。

    浙江鏈長制要求各個開發區聚焦產業鏈,通過做好“九個一”機制(一個產業鏈發展規劃、一套產業鏈發展支持政策、一個產業鏈發展空間平臺、一批產業鏈龍頭企業培育、一個產業鏈共性技術支撐平臺、一支產業鏈專業招商隊伍、一名產業鏈發展指導專員、一個產業鏈發展分工責任機制和一個產業鏈年度工作計劃),實現“鞏固、增強、創新、提升”產業鏈。

    但此次江西產業鏈鏈長制的誕生,與浙江有一定差別。這與江西的產業基礎有關。目前,江西產業發展存在鏈條不完善、龍頭企業不強、價值鏈不高等問題,浙江則是傳統成本優勢不再、大平臺大項目支撐不足、產業鏈安全和韌性不夠等新的“成長煩惱”。

    因此,江西的出發點是按照“一位省領導、一個牽頭部門(責任人)、一個工作方案、一套支持政策”的工作模式,針對產業發展現狀和特點,全面梳理供應鏈關鍵流程、關鍵環節,精準打通供應鏈堵點、斷點,暢通產業循環、市場循環,推動大中小企業、內外貿配套協作各環節協同發展,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協力推進江西產業鏈發展。

    在當前抗擊疫情、推動復工復產時期,鏈長制也被賦予新的使命,彰顯地方確保產業鏈盡快復蘇的決心。

    受疫情沖擊,江西產業鏈供應鏈銜接不暢,部分產業如銅、汽車、鋼鐵等運行困難。這就需要產業鏈鏈長調研梳理產業鏈發展現狀,全面掌握產業鏈重點企業、重點項目、重點平臺等情況,制定完善做大做強做優產業鏈工作計劃。

    這與浙江的動作不謀而合。今年2月,浙江便下發《關于進一步落實開發區產業鏈鏈長制推動企業復工復產確保開發區產業鏈穩定的通知》,其中提到:重點破解開發區復工企業融資難、用工難、物流難等問題;創新產業鏈招商引資方式;推動產業鏈重大項目開工建設;提升產業鏈數字化水平。

    鏈長制的基礎、焦點和目標

    “鏈長”,這樣一個聽起來新鮮有趣又接地氣的頭銜,由省級領導兼任,不得不讓人叫好。那么,“鏈長”肩負哪些責任?

    鏈長制的基礎是產業集聚。以浙江來看,縣域經濟特征明顯,一縣一特色,形成了諸如“家電之鄉”、“五金之鄉”、“領帶之鄉”等一系列的特色產業聚集的縣域。在此基礎上,浙江省逐步強化了各地的特色產業,形成了“特色小鎮”經濟的全國模板。

    鏈長制正是這一發展脈絡上的新實踐。它在原先的各個開發區特色產業做優做強的同時,圍繞產業特征,沿著產業鏈上下游繼續發力發展,將點狀的特色產業,進一步拓展為鏈狀的產業聯動,進而形成開發區內特色產業自身循環發展。

    鏈長制的焦點是產業鏈生態。鏈長制把焦點放在產業鏈的“鏈”上,由此拓展供應鏈、采購鏈、服務鏈、人才鏈、資金鏈等多個鏈,引導公共管理從點狀的產業分布發展成鏈狀的產業生態。

    同時,聚焦于產業鏈健康長效發展的內功,打造適合產業鏈發展的整體產業生態,從共性問題、技術和設施上入手,從產業鏈上下游的重要“生態位”企業入手,從促進產業發展的人才和服務上入手,優化提升產業生態。

    鏈長制的目標是實現融通協同發展。當代世界產業分工體系復雜,任何一條產業鏈上都聚集成千上萬家企業,任何一家企業、一個產業基地或產業園區想提升自身在全球“價值鏈”上的位置,都需要更進一步加強與同一產業鏈上其他地區的企業協同。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浙江園區迅速發揮鏈長制優勢,精準對接國內國際市場需求,幫助區內企業復工復產,主動聯系上下游其他園區,推進企業上下游復工。浙江鏈長制的實踐,也推動了園區以國際性視野看產業鏈的聯動,關注國際產業鏈上下游的聯動,充實了國際產業合作園區的內核。

    “三鏈”融合

    省級領導掛帥產業鏈鏈長,一方面起到了帶頭示范作用,倒逼相關責任部門重視產業鏈發展,有利于形成促進產業發展的良好氛圍。另一方面,在某種程度上,領導與所負責的產業鏈建立起一種“掛鉤”作戰的關系,不同領導負責不同產業鏈,也是一種無形的“比拼趕超”。

    但產業鏈是一個包含價值鏈、企業鏈、供需鏈和空間鏈四個維度的概念,四個維度在相互對接的均衡過程中形成了產業鏈,如何在均衡過程中調控好產業鏈的形成,需要處理好三大關系。

    一是政府與市場、社會的關系。產業集聚、集群發展中存在“公用地”,需要加強公共管理服務創新。但是政府的作用不能無限放大和延伸,陷入“全能政府”的陷阱?!版滈L”作用的發揮,需要更好地與各個市場經濟主體“董事長”以及社會團體“會長”們協同。

    二是地方與全球的關系。城市有行政邊界,但企業與產業的價值鏈卻存在地方集聚與全球連接的特點。

    因此,“鏈長”在推動產業發展中,需要區域一體化與全球化的思維,以點、線、網帶動地方互動與全球鏈接,推進產業現代化的治理與升級。

    三是產業間融合跨界的關系。信息鏈、資金鏈、人才鏈和創新鏈打破了產業邊界、地域邊界??缃缛诤匣?,推動產業生態系統建設,這是鏈長制發展中需要明確的功能定位。

    從管理效率上來看,“鏈長”的產業鏈管理,是圍繞產業鏈形成一個行業公共管理的責任主體與相關協作機制,比原有的協會商會會長的協調能力提升了層次,可以促進跨企業、跨行業、跨區域、跨行政部門進行集體效率的優化。

    “鏈長制”的最終價值是打造一種互動融合的創新生態,這是未來產業鏈發展的價值導向?!版滈L制”要呼應這一價值導向,積極推動以人才鏈引領創新鏈,以創新鏈提升產業鏈,以產業鏈集聚人才鏈,實現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三鏈”閉環融合發展。

    238
    最新期刊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