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d="43nw3"><strong id="43nw3"><small id="43nw3"></small></strong></p>
  1. <acronym id="43nw3"></acronym>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智庫 > 區域經濟

    南京VS杭州,誰勝一籌?

      作者:邱海鴻  編輯:紀海濤  來源:澎湃新聞時間:2019-09-30
    寧杭較勁補短板:杭州猛攻“新制造業”,南京寄望工業互聯網

    南京與杭州,長三角的“雙子星”。作為經濟發達的東部沿海省份的省會城市、“明星城市”,兩者也互為對方的一面鏡子。

    過去十多年間,借助于互聯網經濟,杭州一騎絕塵,風光無兩,但“脫實向虛”的焦慮時常在本土企業家的論戰中彌漫。相比之下,南京的制造業基礎雄厚、體系完備,卻被認為錯失了消費互聯網的“黃金十年”。

    但現在,兩個城市都在摩拳擦掌,去彌補自身短板,以圖在未來的新一輪競爭中居于不敗之地——杭州正在補“制造業”之短板,而南京寄望抓住新一輪數字經濟和“工業物聯網”的機遇,實現后來居上、彎道超車。

    640.webp.jpg

    杭州

    9月20日,杭州市召開全面實施“新制造業計劃”動員大會。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周江勇說,要堅決把思想從制造業“過時”“低效”“低端”等認識誤區中解放出來,堅定不移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努力探索新時代特大城市的制造業發展新路子。

    640.webp (1).jpg

    南京

    恰好就在同一天,南京市長國際咨詢會議舉行。16位數字經濟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國內外著名互聯網企業高管齊聚一堂,為南京“發揮數字經濟優勢,深化創新名城建設”出謀劃策。

    在南京會議現場可以看到,南京與杭州競爭和對比的話題再次被提及。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陳煜波認為,杭州的數字經濟是由消費互聯網(B2C)而興,其互聯網電商、消費金融發達。新一輪產業互聯網轉型中,南京的人才儲備豐厚、制造業發達的優勢比較突出,這都是杭州所不具備的。

    面對南京市領導拋出的“南京如何精準定位并實現趕超引領”之問,專家們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癆I(人工智能)產業就像葡萄干,傳統產業就像白面包,二者合在一起,是放大了傳統產業的價值,而不是顛覆傳統產業?!瘪S勢科技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吳甘沙說。

    “堅決不同意‘互聯網顛覆傳統企業’的說法?!眳歉噬车挠^點,得到騰訊集團副總裁道峰的認可。道峰表示,互聯網、數字產業和傳統產業的連接、結合,才能推動經濟持續增長、效能持續提高的良性互動。目前工業企業增長率普遍只有5%左右,如果插上產業互聯網的“翅膀”,實現人與機器協同升級,年增長率將提升至25%。

    南京:“后來居上”的雄心

    “工業面臨數字化轉型需求,從生產管理效率、產品質量和價值、商業模式創新等方面,都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敝袊畔⑼ㄐ叛芯吭焊痹洪L余曉暉表示,從國家或者產業層面,數字化將形成新的生產動能、新的生產方式,驅動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根據余曉暉的研究,產業數字化在數字經濟中占據主導位置,2018年產業數字化部分的規模是24.9萬億,同比名義增長23.1%,產業數字化部分對數字經濟增長的貢獻度高達86.4%。

    在互聯網和數字經濟時代的下半場,產業互聯網走向了舞臺中央?;诖?,不少專家認為,南京將迎來發展的“風口”。

    做出這樣的判斷,是基于產業互聯網必須要有產業的支撐,并由此產生海量的數據。而南京正好符合這樣的條件。

    此前,南京市市委書記張敬華在公開場合推介南京時表示,南京是中國近代工業的搖籃和發祥地之一,產業發展基礎雄厚、鏈條完整,構建了“4+4+1”的主導產業體系。

    第一個“4”是4個先進制造業,包括新型電子信息、綠色智能汽車、高端智能裝備、生物醫藥與節能環保。第二個“4”是四大現代服務業,包含軟件信息服務業、金融和科技服務業、現代物流和高端商務商貿、文旅健康等?!?”是人工智能、未來網絡等一批未來產業。

    具體到數字經濟方面,南京的軟件和信息服務業處于國內領先地位,2018年軟件業務收入超過4500億元,持續位居江蘇省內第一、全國第四。電子信息制造業持續增長,主營業務收入達3505億元,新型顯示、信息通訊設備、物聯網等產業產值規模均超千億元。人工智能、集成電路、云計算、大數據等領域資源要素也在加速集聚。

    值得一提的是,南京集成電路產業吸引200多家知名企業進駐,涵蓋制造、封測、材料、終端等產業鏈各個環節?!澳暇┳鳛閭鹘y制造業大市,擁有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的廣闊空間和大量需求?!蹦暇┦形N?、常務副市長楊學鵬說。

    “杭州在制造業方面很難與南京相比,這是南京非常重要的優勢?!鼻迦A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陳煜波說,另外,南京有豐厚的高水平數字人才儲備,2018年,南京計算機網絡硬件人才是長三角平均水平的2倍,軟件IT人才是長三角平均水平的1.2倍。

    南京還有獨特的區位優勢,處于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的交匯點,是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和國家物流樞紐城市。

    因此,在陳煜波看來,南京的數字經濟發展前景值得期待。而面對這些有利條件,南京市的領導層也提出“跨越趕超、實現引領”的目標。

    杭州:堅定不移推進“新制造業”

    南京要實現趕超,前方并不是一片坦途。

    根據南京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楊學鵬的說法,南京要想在數字經濟發展中走在前列,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據楊學鵬分析,在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等產業發展上,南京因起步較早,積累了一定的優勢,2010年就獲評首個“中國軟件名城”。但是,近年來面對互聯網發展的“風口”,“把握不夠好、動作不夠快”,一定程度上“錯失”了機遇,被先進城市拉開了差距。

    “基礎較實、但高度偏低?!睏顚W鵬坦言,南京在數字經濟發展上已形成一定規模,但創新龍頭企業和“獨角獸”企業還比較少,也缺乏具有開創性、領先性的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

    同樣位于長三角區域中心城市的杭州,在過去十多年已搶占先機,發展互聯網新經濟,誕生了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一批知名互聯網企業,成就了“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的美譽。隨之而來的是,杭州本土數字人才積累在起點雖落后于南京的情況下,卻從全國乃至世界吸引了大量人才涌入。

    在數字產業化、智慧城市建設等方面,杭州同樣成績亮眼,但并未止步于此。近年來,杭州猛然驚醒,意識到在互聯網新經濟的光環之下,存在實體經濟不強的短板。

    與南京市長國際咨詢會議舉行的同一天,杭州市召開全面實施“新制造業計劃”動員大會。據《杭州日報》報道,會上,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周江勇說,改革開放以來,杭州制造業整體水平取得了長足進步,涌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制造業企業。但近年來,杭州制造業發展存在總量、增速、投資、產業層次、企業吸附能力等明顯不足。

    周江勇表示,要堅決把思想從“制造業過時論”“制造業低效論”“制造業低端論”的認識誤區中解放出來,在解放思想中統一思想,堅定不移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努力探索新時代特大城市的制造業發展新路子。

    “要全面實施‘新制造業計劃’,實現數字經濟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兩個引擎一起轉’,為杭州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能支撐?!敝芙抡f。

    在周江勇的講話中,提到重點推進“三提兩改一創”等具體舉措。

    “三提”是指推進產業提檔、企業提效、平臺提能,“兩改”是指實施大規模技術改造,實施大規模綠色改造。

    企業家與科學家“相逢”

    同一天里,這邊南京開會向中外專家問計“如何發力建設數字城”,那邊杭州開會推“新制造業計劃”,巧合之中既具戲劇性,又流露出某種必然。

    在外界看來,各自均把準了自身發展中的結構性問題、癥結與短板,這也說明互聯網產業化與產業數字化將是南京、杭州下一步角逐的“新疆域”。

    方向既定,如何實現?

    前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馭勢科技聯合創始人吳甘沙認為,“要針對自己的主導產業,要有所為,也有所不為”。

    吳甘沙以重慶舉例稱,十年前,其確定發展筆記本電腦產業鏈,從零起步,聚集了惠普、宏碁、華碩等一大批國際知名品牌和代工巨頭,用了五六年的時間,筆記本的產量達到世界第一。另外,還引進了大量零部件企業,使得重慶筆記本生產本地配套率達到80%以上。

    對于南京,吳甘沙建議,要有清晰戰略,合理規劃,聚集產業群,并確保產業群的企業高度聚集,且相互協作,產生化學作用。

    “(另一個)特別重要的是高級智力資源?!眳歉噬痴J為,大家經常說“要讓企業家和科學家相逢”,其實企業家在創新過程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科學家把錢變成創意,企業家把創意變成錢,因此,如何培育和引進更多的企業家就顯得尤為關鍵,這一點南京應該多向浙江學習。

    這一觀點也得到了陳煜波的贊同。他認為,發揮南京豐富的科教資源優勢,應激活大學畢業生的創業活力。因此,要釋放數字經濟的發展潛力,政府應培育創新創業的肥沃土壤,降低年輕人的創業成本,樹立創業文化,鼓勵大學生打破“鐵飯碗”的思想,不要“一畢業就找一份安穩的工作”。

    “留住本地人才的同時,也要引進外地的一流人才?!标愳喜ńㄗh,南京應加強與北京、上海、深圳等全國一線創新型城市深度聯系和互動,通過合作成立新型研發機構,大量引進一流的外企、互聯網企業、創業企業,在南京成立區域總部基地,與北上廣深形成良好的互動。

    南京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楊學鵬在回應專家學者的建議時表示,對于專家學者在政府構建全方位的支持體系方面提出的針對性舉措,南京將進一步深入研究。下一步,將全力抓好人才、資金、數據等要素的保障,持續為數字經濟企業發展,解決共性問題,構建高含金量,全面覆蓋大中小企業的支持體系,打造適應數字經濟企業撫育成長的沃土。

    “南京能不能在數字經濟名城建設上創出特色,創出品牌,創出影響力,歸根到底還是要看能不能形成資源集聚、產業發展的加速度?!睏顚W鵬說,為此,南京將進一步聚焦集成電路、人工智能、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等數字經濟領域特色優勢產業,堅持有效目標、重點突破,加快打造一批全省第一、全國前三、全球有影響力的產業地標,努力在規模、體量和創新能力上形成優勢。

    1
    最新期刊
    X
    X